肾囊肿是成年人肾脏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异常,大多属于良性病变,单侧多见,也可以为双侧,一个或多个,直径一般2cm左右,也有直径达10cm的囊肿,临床上的肾囊肿一般指单纯性肾囊肿。大多数肾囊肿没有症状,一般于体格检查时发现,但当囊肿增大压迫引起血管闭塞或尿路梗阻时可出现相应表现,甚至有可能对肾功能产生影响,需要积极治疗。
(相关资料图)
就诊科室 肾内科、泌尿外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renal cyst|kidney cyst 疾病别称 囊肿性肾脏病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部分患者和遗传有关 并发疾病 感染性腹膜炎、肾结石、囊肿癌化 治疗周期 15~30天 临床症状腰腹部不适、血尿、腹部肿块
好发人群 50岁以上的男性、免疫力低下者 鉴别诊断 遗传性多囊肾、肾脏癌种、肾积水 常用检查 B超检查、CT检查、肾盂造影检查 疾病分类 单纯性肾囊肿临床上最常见,单侧或双侧肾有一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圆形与外界不相通的囊腔,多位于肾皮质,并能改变肾脏外形,其发病率年龄增长而增高,30~40岁患者单纯肾囊肿发生率在10%左右,50岁以上患者单纯肾囊肿发生率可以达到50%以上。
多囊肾一般表现为肾脏的皮质和髓质出现了无数大小不一的囊肿,逐步长大,挤压肾组织,造成肾实质损害而发生肾功能异常,当肾脏清除体内废物的功能丧失后,由于毒素积累,最后形成尿毒症而危及生命。
获得性肾囊肿主要是因尿毒症或透析治疗后发生。肾脏原本没有肾囊肿,透析时间超过3年,大多数病人会出现囊肿,可以感染,甚至癌变。
发育不良性多囊肾病发育不良性多囊肾病是新生儿最常见的腹部肿块原因之一,病变常呈单侧,与肾脏集合系统节段性狭窄有关,双侧者常有生命危险。多数患者产前超声即可确诊,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性腹部肿块,患肾失去正常形态。
病因肾囊肿的具体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大多可能与肾小管憩室和周围血管闭塞,引起尿液潴留所致,但也有学者提出遗传因素、先天性发育不良,以及某些活性物质分泌异常等与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主要病因 肾小管和周围血管闭塞肾实质缺血和局部炎症可引起肾小管阻塞,由已存在的肾小管和集合管憩室转变而形成囊肿,一般认为肾小管堵塞或为囊肿形成的主要原因。
遗传因素肾囊肿虽然属于非遗传性先天性疾病,但有学者对其进行基因连锁分析认为,可能存在常染色体遗传性的单纯性肾囊肿。
先天性发育不良主要是肾小管先天性发育不良,有研究认为囊肿多可能起源于近端肾小管,由于某些原因引起肾单位阻塞所致。
活性物质异常分泌近来有学者发现患者囊肿囊液内含有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一种促进囊肿形成的活性物质,可能也参与细胞增殖和促进囊肿形成的过程。
诱发因素 肾脏损伤肾脏遭受外伤导致肾小管断裂、尿液潴留。
感染感染可使人体内环境产生异常变化,有利于囊肿形成。
药物某些药物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肾损害,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利福平等。
劳累过度过度劳累,身体未得到充分休息有诱发囊肿的可能。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呈现老化的状态,肾脏排泄功能下降。
流行病学在肾囊肿疾病的患病人群中,其男女比例约为1.4~1.6。任何年龄均可发生,随着年龄增长,肾囊肿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儿童的发生率在0.1%~0.4%,而50岁以上人群的发生率超过50%,2/3以上见于60岁以上的人。肾囊肿一般为单侧单发,也有多发或多极性者,双侧发生少见,但囊肿的数量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囊内液体为血性时,提示有恶变的可能,恶变率约为3%~7%。
好发人群 50岁以上的男性临床调查发现50岁以上男性的发生率超过50%,甚至50~70岁成人中4%存在双侧肾囊肿。
肾衰患者肾衰竭患者,长期行血液透析治疗时,获得性肾囊肿患病率高。
免疫力低下的人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易感染各种致病菌。
症状绝大多数肾囊肿患者临床上并无明显症状,有部分患者由于囊肿本身增大或囊内压力增高、感染等因素,出现腰腹部不适或疼痛、血尿、腹部肿块,甚至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随着疾病进展可能会有并发症的出现。
典型症状 腰腹部不适或疼痛是大多数肾囊肿患者的首发症状,由于肾脏肿大和扩张,使肾包膜张力增大,肾蒂受到牵连,或使周围邻近器官受压导致。此外,肾脏囊肿含水量增加,可使肾脏下坠牵拉也会使腰腹部不适或疼痛,疼痛的特点为隐痛、钝痛,固定于一侧或双侧,向下部及腰背部放射。如有囊内出血或继发感染,则会使疼痛突然加剧,如合并结石或出血后血块阻塞尿路,则可出现肾绞痛。
镜下血尿随着病情恶化肾囊肿患者会产生的一个显著症状,多表现为镜下血尿。发作呈周期性,剧烈运动、创伤、感染可诱发或加重。多是由于囊壁下方动脉因压力增加或合并感染,而过度牵拉破裂岀血。
腹部肿块有时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肾脏。
高血压在血清肌酐未增高之前,约半数出现高血压,这与囊肿压迫周围组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关。出现高血压者囊肿增长较快,可直接影响预后。
蛋白尿一般量不多,一般24小时尿蛋白不会超过2g,多不会发生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减退由于囊肿占位、压迫,使正常肾组织显着减少,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其他症状单纯性肾囊肿常被偶然发现,大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的症状,一般只有在直径达到10cm时才会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并发症 感染性腹膜炎囊肿在各种原因下破裂,囊液流出可造成继发性腹膜炎改变,表现为腹痛、腹肌紧张、恶心、呕吐、发热等。
肾结石肾结石或者是肾内钙化,是肾囊肿的并发症之一。当患者出现腰腹部疼痛加剧、绞痛或肉眼血尿时,应考虑合并结石的可能。
囊肿癌化虽然肾囊肿能否能发生癌化至今尚有争议,但当病人肾区疼痛或血尿规律改变,体重下降、血沉增快,出现与肾功能不符合的贫血,或出现红细胞增加症时,应警惕合并肾癌,趁早做CT诊断,必要时还需做增强CT。
就医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腰腹部不适,或伴有少尿、无尿的症状,怀疑肾脏病变时,应及时就诊,于医院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影像学检查以确诊肾囊肿,但需要注意与肾脏癌肿、肾积水等相鉴别诊断。
就医指征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自觉腰腹部不适时,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无意中发现腰腹部出现异常占位、但境界清楚,伴或不伴腰腹部不适,临床症状不典型,高度怀疑肾囊肿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肾囊肿的患者,若出现腰腹部绞痛、脸色苍白、发热、全身不适等继发感染的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优先考虑去肾内科就诊。
经诊断需要手术治疗时,可考虑去泌尿外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不适的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有无腰腹部不适、尿液颜色、量的变化、高血压情况等)
之前做过什么检查?
既往有无其他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B超检查B超能了解囊肿的个数、大小、囊壁的情况,并可与肾实质肿块相鉴别,其准确率可达98%,是肾囊肿首选的检查方法。典型的B超表现为病变区无回声,囊壁光滑,边界清楚,当囊壁显示不规则回声或有局限性回声增强时,一定压迫警惕恶变的可能。继发感染时,囊壁增厚,病变区有细回声,囊内有岀血时回声增强。当显像提示有多个囊肿时,应与多房性囊肿、多囊肾鉴别。
CT检查对于B超检查不能确定者有价值,行囊肿CT扫描,其特点为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肿块,光滑均质,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而伴岀血、感染、恶变时,则不均质密度增高。
肾盂造影检查即静脉肾盂造影,虽不能直接显示囊肿,但能显示囊肿压迫肾实质的程度,并可与肾积水相鉴别。
实验室检查当怀疑患者出现囊肿中参杂有肿瘤时,可通过探针穿刺抽吸囊液,通过对囊液进行检测,观察其内是否有肿瘤标志物,并且可在镜下观察是否存在肿瘤细胞,同时伴发肿瘤时,抽吸出的囊液颜色呈深褐色的血性液体。
诊断标准 尿液检查尿常规正常,若囊肿压迫肾实质或合并有囊内感染,尿中可出现小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影像学检查B超显示肾脏内无回声占位,囊肿壁光滑,无血流信号;必要时CT平扫显示肾脏的单发或多发囊性病变,囊肿壁光滑,囊肿与肾盂肾盏不相通,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特征。
静脉肾盂造影显示正常,或者肾盂肾盏轻微的受压变形。
鉴别诊断 肾脏癌肿属于明显的占位性病变,易发生于肾脏的深部,可以引起肾盏的变形歪曲。血尿常见,当肾实质癌肿侵及腰大肌时,腹部平片检查显示腰大肌边缘模糊,血生化检查大多数可见碱性磷酸酶升高,CT增强扫描时,癌肿多呈明显强化,而肾囊肿则不强化。二者可通过穿刺囊液观察肿瘤标志物和病理学检查相鉴别。
肾积水由于泌尿系统的梗阻导致肾盂与肾盏扩张,其中潴留尿液,统称为肾积水。因为肾内尿液积聚,压力升高,使肾盂与肾盏扩大和肾实质萎缩。行尿路造影检查,肾积水主要表现为因梗阻引起的肾盏和肾盂的扩张,无明显占位,存在感染时常产生局限性的疼痛,并因感染而使临床表现复杂化,而肾囊肿引起肾脏变形,肾盂肾盏变化不明显。二者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相鉴别。
治疗肾囊肿的治疗需要根据囊肿的大小、性质、位置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无症状的中小囊肿可以不需要治疗,但对于较大囊肿产生腰痛等症状或压迫集合系统时,可行手术治疗以消灭囊肿、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周期 肾囊肿的治疗周期一般约15~30天。 保守治疗对于囊肿直径少于4cm的患者,无肾盂肾盏明显受压,无感染、恶变、高血压等症状,或临床症状不明显时,只需要严密随访观察,定期B超检查即可,无需治疗。
药物治疗本病无针对性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硬化剂治疗适用于囊肿大于4cm,有临床症状,经排查排除恶性变感染的患者。可在B超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抽尽囊液后注入无水乙醇、苯酚、四环素等。但需注意,局部皮肤有感染或有严重岀血倾向的患者禁忌作此手术,此方法虽简单而有效,但易复发。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抗生素治疗适用于直径大于4cm时的肾囊肿且合并囊内感染的患者,除了B超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抽液后,根据可能感染的菌株再注入敏感的抗生素外,其余禁忌与硬化剂治疗方法相同。
经腹腔镜行囊肿去顶减压术适用于大部分的肾囊肿患者,尤其是囊肿合并感染,穿刺抽液治疗失败之后的患者,或囊肿合并恶性变者。采用囊肿去顶减压术,疗效肯定,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但操作空间小,无法处理双侧囊肿,且易损伤腹膜,对操作者要求高。而无条件的医院也可行传统的开放囊肿去顶减压术。
肾切除术适用于囊肿恶变或囊性肾癌的患者,一侧肾实质已广泛性破坏,对侧肾功能正常。由于肾囊肿恶变率低,此法不经常使用。
预后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大多数肾囊肿的患者预后良好,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术后需要及时复诊,避免囊肿复发。
能否治愈70%的肾囊肿患者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肾囊肿患者积极治疗,护理得当,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后遗症 囊肿复发有资料报道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后复发率高达4.1%,囊腔残留多在肾上极,可能与体位性积液引流不畅有关。
肾实质岀血常因肾囊肿壁切除过多伤及肾实质所致,术后严密观察血压变化病注意局部有无渗血的情况。
尿瘘是肾囊肿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能是由于囊肿形似肾盂、肾盏,术中未及时发现,亦或是术中探查囊腔底部时,造成囊肿与集合系统沟通所致。
复诊对于无症状的小囊肿患者,需要经常行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培养,每半年至1年需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
饮食肾囊肿患者的饮食以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并消退,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注意术后肠胃的特殊性,合理控制总热量,合理营养物质分配,合理餐次分配,忌食辛辣过咸食物,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饮食调理肾囊肿患者术后一周以内以流质饮食为主,如米汤、米糊、米粥等,有助于消化吸收。
恢复正常饮食以后,宜食含优质蛋白质高的食物,注意高纤维、高维素食物的补充及低脂肪、适当的糖饮食,尽量食用新鲜蔬菜类、豆制品类、家禽家畜肉类等食物。
注意水的摄入,肾脏病如无明显的水肿、心衰、高血压时,不应盲目限水,过分饮水甚至可能加重肾脏的负担。
要注意不吃过咸类、辛辣刺激类、被污染的、烧烤类等食物,限制动物类高蛋白食品、油腻类食品等。
护理肾囊肿患者的护理工作以术后促进病情恢复,促进伤口愈合,缓解腰腹部不适或疼痛,控制肾囊肿的并发症为主要原则,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严格遵医嘱,以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日常护理术后一周可恢复正常餐饮,患者无明显不适应时,应鼓励其早日下床活动,避免血栓形成。
避免激烈的体育活动和腹部创伤,以防保守治疗的小囊肿破裂。
控制血压,低盐饮食,主要是为了保护肾功能,避免高血压对肾功能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害。
规律作息,医生的指导下适当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病情监测患者可自我监测血压和尿液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改变时及时就医,以防囊肿复发。
心理护理肾囊肿患者由于对疾病认识不足,缺乏专业知识,使其承受的心理压力很大,因此家属需要向患者解释本病的发展及良好的预后效果,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特殊注意事项由于感染是造成肾囊肿恶化的重要原因,所以不在十分必要时,不要行尿路创伤性检查。
预防肾囊肿目前并无有效的预防方法,主要预防手段还是在于及时规避危险因素,避免囊肿的形成,同时,积极预防感染、积极治疗机体的基础疾病,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防止疾病的发生。
早期筛查囊肿早期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危人群中,尤其是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可定期行超声检查,以早期筛查此病。
预防措施适当的体育锻炼,加强肾脏血液流通,防止肾小球硬化,但要注意防护,尽量避免激烈、碰撞性的活动,以免造成肾脏损伤。
积极防止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其他各种病菌感染,因感染是诱发囊肿形成的重要诱因之一。
保持良好情绪,及时纾解内心压力,避免不良情绪淤积于心,影响身体健康。
对于50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定期体检,尤其是肾脏的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囊肿的存在。
关键词: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sdqn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 : 39 60 291 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