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将军”18年植树1.8万余亩

来源: 时间:2021-10-28 12:27:01

  “绿化将军”18年植树1.8万余亩

  记“时代楷模”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周仁 曹强

  初秋时节,驱车行驶在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境内的红旗梁、将军台,入眼之处满目绿色。

  每每看到此景,左云人便会想到一位老人——他18年如一日,情系荒山,终将光秃秃的山头变成郁郁葱葱的林海。他就是被誉为“当代愚公”“绿化将军”的张连印。

  今年76岁的张连印是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少将军衔。2003年退休后,他和妻子王秀兰回到原籍左云县张家场乡张家场村,踏上绿化家乡的征程。18年来,共植树1.8万余亩、205万余株。

  见到张连印时,他身穿迷彩服,肩扛铁锹,正与妻子和两位村民在村南苗木基地察看苗木生长情况。“虽然退休了,但我要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范围内,为家乡人民做点有限的好事。”张连印说。

  近日,张连印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带着妻子回乡种树

  张连印常说:“我从士兵到将军,一是党的培养,再就是乡亲们的激励。”

  儿时家乡荒山秃岭的景象,时常萦绕在张连印脑海里。长久以来他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要让家乡黄土披绿装、清水村头绕。2003年3月张连印退休,他决定:“回乡,种树。”

  经过反复考察研究,张连印决定承包村后的3000亩荒山。“我想把植树造林作为自己的最后一个战场,一不要林权,二不要地权,30年后无偿交还集体。”将军当年立下的“军令状”至今仍被传为佳话。

  修路、通电、打井、修渠、平整土地……从2004年春季开始,张连印在一片荒滩上建起十几间平房安营扎寨。事业刚起步处处都要花钱,很快,老两口的30多万元积蓄就花光了。万般无奈下,张连印只好向儿女们求援。孩子们的大力支持,解了燃眉之急。

  只要上山种树,张连印总是身先士卒,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天早上5点,他就从炕上爬起来,抱着树苗,和植树工人一起上山,午饭都在山上解决。“在山上种树,肚子里是凉饭,浑身上下都是泥水,头上又是满头大汗。一天下来,耳朵里、鼻孔里、眼窝里灌的都是沙子。”和张连印一同种树的三屯乡张果窑村农民田四旺说。

  “我跟着将军一干就是18年。”最初跟着张连印种树的田四旺,见证了老将军种树的执着与艰辛。

  “张家场村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不是沙地就是石头山,我们要把山上的石头挖走换上土。其他地方种树浇一次水,我们这里要浇三次水。”田四旺说。

  改善生态环境,说来容易做起难。张连印带兵是内行,种树却是外行。虽然下足了功夫,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第一年栽下的树苗成活率还不到50%。看着枯死的小树苗,张连印伤心地哭了。第一场“战役”失败,让张连印领悟到植树也要一专多能,既要当好指挥员、战斗员,更要当好工程员、技术员。

  他订阅了10多种专业报刊杂志,外出考察学习、请教技术专家,先后20多次到省市县林业部门进行咨询、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摸索适合家乡气候土壤的植树方法。

  第二年春天,张连印带着植树队伍从头再来。整地、挖坑、植树、围圈、浇水、掩埋……他对每棵小树苗都悉心照料,严格把好每一道关口。这年,树木成活率上升到95%以上。眼看着小树苗一天天茁壮成长,张连印高兴得像个孩子。

  很快,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新栽的树苗常常被牛羊啃得残缺不全。张连印逐个来到牛倌羊倌家里串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述种树的不易,还帮助他们解决家里的困难。此后,大家放牧时都格外小心。渐渐地,村民们的管护意识都增强了,大家都自觉当起了护林员。

  荒山秃岭披上新绿

  随着3000多亩荒山秃岭披上新绿,以往肆虐的“拉骆驼风”来得少了,也变得小了。多年看不到的黄鹂鸟来了,杜鹃来了,狼和黄羊也偶尔出现在山里。

  “咱家乡现在可真变样了,风沙小了,环境美了,空气好了,连睡觉都舒服了。”乡亲们每每坐在一起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他们也更加钦佩这位“绿化将军”。

  2007年7月,张家场村被确定为山西省生态园林示范村。为了大面积推广造林,张连印又改造沙滩、平整土地,建设了300亩苗木基地,培育了樟子松、油松、杜松、云杉、杨柳等优种树苗20多个品种,为全村、全乡、全县绿化提供了优质种苗。他还为学校、部队及周边乡村无偿提供树苗30余万株。

  “我们村所有人都得到过老将军的关照。”“逢年过节,就给我们送慰问品,种树给我们发工资。”“村里谁家有困难他都会第一时间去帮助解决。”

  在张家场村,一提起张连印,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张连印一边积极种树增绿,一边想方设法带动乡亲们增收脱贫。近年来,他相继为村里26个贫困劳动力提供了年人均6000元的劳务收入。

  家人也被张连印感动了。儿子张晓斌在部队已是正团级,他选择自主择业,回乡和父亲一起并肩战斗。

  “这几年荒山荒坡绿化的也差不多了,下一步咱们也得紧跟时代,转型发展了。要在经济作物种植上好好规划一下,这样既能绿化荒山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张连印和妻儿商量着今后的打算。

  让更多人参与植树造林

  “我们左云县地处首都外围,是京津风沙源重点治理地区。我们多栽一棵树,就能为首都人民减少一粒沙。”这是张连印常说的话。

  18年来,张连印先后参与了首都水资源井灌区节水灌溉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雁门关生态畜牧水利配套张家场乡饲草料基地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设,在区域治理上取得明显头雁效应、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左云县小流域治理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张连印开荒造林的精神感染了当地干部群众,荒山绿化队伍已达百万之众。“老将军的足迹遍布左云县,各乡镇都有他的植树点。全县林木覆盖率自2003年以来,增长了6.43%。”左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部局局长池恒广说。

  近年来,张连印被评为全国先进退休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优秀共产党员、山西省林业模范、老区建设先进工作者、“感动大同”杰出人物、全市“最美共产党员”。

  在张连印的带动下,全县上下近年来组织实施了一大批造林绿化精品工程,建成万亩以上林区13处、湿地公园1处、生态廊道500多公里、标准化园林村85个。目前,全县实有林地面积达88.56万亩,林草覆盖率达45.03%,成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和全省造林绿化模范县。

  “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光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动员更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支持,以及更多群众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把植树造林、绿化生态一代代传下去。”张连印一直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到左云的生态建设中。

  2018年7月,在县乡党委的帮助下,张连印在苗圃建起清风林党性教育基地,并被大同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确定为“大同市党史国史教育基地”,被右玉干部学院确定为“右玉干部学院左云清风林现场教学点”。近几年,前来参观学习的市县党员干部、青年学生、民营企业家越来越多。

  新时代乡村振兴“领头雁”

  □ 廉颖婷

  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褪去戎装,扎根家乡18年,带领乡亲们绿化荒山,打造了雁北大地上的绿色长城,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18年来,张连印和乡亲们风餐露宿,奋战在荒山造林第一线,建成苗木基地300余亩,打机井8眼,建蓄水池1座,修灌溉防渗渠3500余米,硬化道路35公里。曾经的风沙肆虐不见了,绝迹多年的黄鹂鸟和杜鹃飞回来了。

  “我的家就是这座座荒山。”这是张连印对老伴儿说的一句话。他把家安在大山里,一张黝黑的脸庞、一身褪色的迷彩、一把开荒的锄镐,这就是乡亲们眼里的张连印。在张连印的带动下,张家场村村民生态观念不断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张连印编制《张家场生态园林建设总体规划》,重点建设苗木基地、生态园林和高效农业三大工程,左云县生态产业规划初具规模。一条生态友好、农民受益的产业发展之路,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全村110多户村民在张连印的帮助下盖起新房搬入新居,新村街道两旁路灯高耸、树木成行。同时,张连印还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探索形成“生态+”复合型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乡村生态建设与生态发展模式相得益彰。 【编辑:陈文韬】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sdqn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邮箱 : 39 60 291 42@qq.com